评价
他人价值评价
:::: tabs top-start
::: tab-pane 分析
为什么说不要在意他人评价呢?因为他人评价完全不具有参考价值。
评价的高低决定性因素太多;亲疏关系、利害关系、评价者的三观标准、是否符合大众的主流标准、被评价者的外放特性、环境因素、反向评价、后续预估价值等。
反向评价,是指当A对B做出评价后,根据A评价的结果,B对A进行的反向评价,A对B做出高于B期待值的评价后,就会获取到B的好感,从而得到更高的评价。反之会得到更低分的评价。
后续预估价值,是指基于已经存在的客观事实,加上个人主观推算得出的价值。比如同样是35岁,医生的预估价值就会高于程序员的预估价值。
与其考虑他人评价远不如自我评价,因为没有谁比自己更清楚的知道那些不为人知的隐私,仅这个原因就决定了自我评价的价值高于他人评价。
他人的评价往往是批评,而批评的实质是带着主观的恶意和攻击。批评从来不是客观的,向来只与批评者的需求与立场有关,只接受事实上的指正,不接受情绪上的批判。
:::
::: tab-pane 简言
不是说别人的眼光看法不重要,而是,那个人,不重要。
一辈子,唯一值得取悦的,只有自己。
:::
::::
简言
语录
其实人很容易莫名其妙的讨厌一个人,承认这点并不可耻。相反的,给你讨厌的人罗织罪名使你的讨厌合理化和高尚化,是可耻的。
社会分工细化导致的工具化让个人成为社会生产中的微小构件。固定的工作,固定的任务,固定的认知,所有闲暇时间被占据,使个人价值逐步弱化与细化。被细化的个体价值没有抵御社会趋势的能力,只能成为一个普通的人。
简言
语录
价值的本质,不是劳动的凝结,而是每个人主观上对效用的评价[^价值本质]。
[^价值本质]:价值本质 · 钟灏 · 2025年01月25日
对于价值,看轻资本定义的,放大自我实现的。
衡量一个人的价值,可以分为两种:一种是创造性价值,另外一种叫破坏性价值——缺失之后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破坏力。
展现价值是强者行为,提供价值是弱者行为^展示与提供。
段子
如果你是个三四十岁的活人,总能听到“你都这岁数了”,“不年轻了”,“这辈子就这样了”。但你要是个三四十岁的死人,就会听到“太可惜了啊”,“这么年轻”,“大好将来还在后头”。
创意从业者要对自己的作品口碑看开点,因为无论是多么经典的作品,好评率尚且没有100%,何况你我?
同样是性格内向,评论普通人:“三棍子打不出一个闷屁。”评论成功人士:“沉稳内敛”。
人生是一场直播,观看人数 0。
如果我发文章还要考虑别人的看法,那我还不如去发传单。
我不会改变自己,我会永远做我自己到我死为止,如果你们不喜欢,可以选择比我先死。
没事别尝试实现自我价值,以免发现自我没有价值。